减龄游戏从肌肤减龄开始,先解决三大难题

把“减龄游戏”公号上很啰嗦但很重要的一篇小文《治痛风很容易?肌肤减龄更容易,为什么大家都觉得难呢?》在这里重新整理,感兴趣者请阅读原文。

护肤的底层逻辑

我认为,要使护肤有效,第一要用上经过医学证明的、对人体皮肤细胞长期使用长期有效的成分,第二用透皮吸收剂让有效成分进入真皮层,第三要保证有足够的用量,但不能超量……

如果每天你都做好了这三点,当然还有清洁防晒……等保护好皮肤的基础事项,20年后,要做到肌肤减龄20岁应该是没问题的。

第一个难题,如何用上真正有效的成分?

对没学过医学,不看医药论文的人来说,他很难鉴别一个成分,是不是真的有效?即使这个成分真的有效,他可能也弄不到真正有效的那种分子结构。参考《谈成分:辅酶Q10(泛醌)+维生素E(生育三烯酚),容光焕发的效果》,我要找到一个更有效的成分有时都要花十几年。

第二个难题,让有效成分进入真皮层

我最近看到一篇论文,6家药厂,用同样的配方做同一个药物,但它们的透皮吸收相差两三倍。药厂都做不到的事,化妆品厂就更不用说了。参考《目标:肌肤减龄20岁,护肤的第一性原理》。

第三个难题,保证有足够的用量

保证有足够的用量,但不能超量……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就是有效成分是不是进入了自己的真皮层,应该是有感觉的。一种非常轻微的发热、发麻、发痒的感觉。但如果这个感觉重了,那可能是用量多了

我自己的实践

我有点眼眶凹陷,20年前就有了,所以我特别关注各种改善眼眶凹陷的成分,没让它加重。

59岁时发在朋友圈的一张照片,明显的眼眶凹陷。我也不知道60岁后是否能用眼霜来改善它。

最近我根据有些顾客的使用经验,使用护花呤逆时塑颜精华霜改善眼眶凹陷。这产品不温和,我们一直没有推荐用于眼部,但许多顾客说它用于眼部饱满眼眶的效果很好。

我尝试保持着那种吸收较大量的感觉,效果也真的非常棒。但我加大用量,一个月会有三、五次肌肤受损(发红、痒、疼痛……等),原因是我的皮肤感觉不敏锐,用超量了也没感觉。

所以,如何凭感觉控制一种很轻微的发热、发麻、发痒的感觉,既让有效成分足够量地进入真皮层,又不让表皮肌肤损伤。我觉得这是护肤最难的问题。

温馨提醒:大家暂时不要用这个产品于眼部,等我有更多使用经验再发布。

原文治痛风很容易?肌肤减龄更容易,为什么大家都觉得难呢?

推荐阅读:

小总结:来了解下减龄游戏,说不定你才是高手

对透皮吸收敏感者能成减龄护肤的顶尖玩家?谈护肤的第一性原理

谈成分:“肌肤减龄20岁”的核心成分?冬虫夏草菌能提取到什么?

在“肌肤减龄20岁”公开的实验里,20年如一日,她活成了标杆

谈成分:辅酶Q10+维生素E,容光焕发的效果

谈成分:Sedema胜肽,让护花呤眼眶饱满的效果变得更温和

谈成分:2次获诺贝尔奖的大神写3本书推荐的抗衰老成分,但被医学界骂成伪科学

075、随笔:可预防约40%的癌症的防癌初阶

我的观点:凡有哲学,皆可治病;凡有哲学,皆可致病。因为我们的医学教材是用某个不懂科学的人的哲学编写的,虽然可以控制传染病,外科手术不错……但对各种慢性病防治,原则上是错误的。这导致我们的医生健康水平非常糟。有统计,63.60%的医生健康指数不及格,35岁以下的年轻医生健康状况比常人更差。

所谓科学,是可以被证伪的学问而不能被证伪的是非科学或伪科学。如果医学是一门科学,医生必须经常思考“也许我错了”。不肯定是一种哲学,接近孟子解释的中庸,中庸不是执中,是变化的。

这分界区分了两种人,一种希望思想自由,热爱开放;另一种希望被人管制需要皇帝。如果医学是一门科学,指南式治病是中国医生中医、西医水平也非常糟的原因,更何况西医是一门艺术。

Δ西医经典《希氏内科学》的观点

传统医学容易用牛顿哲学理解,牛顿三大定律是许多人理解世界的公式。牛顿有本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但要知道,凡是数学的,都是非科学。

要理解现代医学,我觉得有必要先学点量子力学,或者像我一样,学点耗散理论。至于学相对论是不是也可以,我不知道。毕竟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与玻尔旷日持久地论战。相对论推导出来的医学,也许与量子力学有很大差别。

现代科学对牛顿的颠覆很大,爱因斯坦也好,玻尔也好,普里高津也好,都已经不是牛顿物理学的概念了。而我们的医学还是建设在牛顿的物理学上,甚至建议在封闭的哲学上。医生们不需要学习相对论、量子力学、耗散结构理论……更不用说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医学实践。

我的观点

慢性病由不良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引起,年轻的时候,我们身体很强,掩盖了许多毛病。当老了,弱了,坏习惯就以疾病的方式表现出来。许多慢性病都是多原因的,治疗慢性病必须找出各种致病的原因,改变工作、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与饮食结构,而不是努力去找某种药物或者做某个手术。

慢性病一般需要终身治疗,所以,我一般不建议使用有副作用的药物。而是尽可能加强“身体的力量”来恢复。我们的身体力量,包括:排泄清理能力与修复再生能力……等。

本文是防癌初阶,可预防约40%的癌症

本文是防癌初阶。美国癌症研究所的统计资料,能做到这些就可以预防约40%的癌症了。自律比懂得多更重要

我把致癌因素分三类,本文是第一类,是防癌初阶。长期低落情绪与慢性炎症等,是第二类,使用添加剂是防癌中阶。年龄增加是第三类,减龄属防癌高阶。

我曾经患癌胚抗原阳性的危险部位的肿瘤,但不手术、不放疗、不化疗、不做免疫治疗、不用药物、甚至不用保健品……用“身体的力量”把肿瘤消除了,十来年没有复发,因此有很多经验。

癌症明明可以预防。但几乎没有谁认为自己30岁、或者40岁以上了,就应该主动预防癌症了。除非他的亲友患了癌症,或者他自己被发现癌症或危险的肿瘤 ,或者发现癌胚抗原之类的阳性指标,他才开始紧张……

如果大家知道,癌症是慢性病,是10年,20年“诱发癌症的高危因素”的累积造成。难道不应该从30、40岁开始预防吗?50岁以上癌症开始进入发病高峰才预防是不是有点晚了?

希望把你吓出其他病,而不是癌症

最近一位校友被我“吓”出了心脏病与糖尿病。大家可以对照下,自己“诱发癌症的高危因素”是…%?

▲诱发癌症的高危因素(可手指放大)

图表的资料可靠。我跟这位校友,一项项核对。他的高危因素70%以上,便告诉他:你已经快60了,这年龄癌症的患病率非常高,加上你吸烟30年,饮食不良、肥胖也25年,平时久坐不动,压力大……说不定你现在已经患了晚期癌症,还这么努力干嘛?

他真怕了,以前从没做过体检,被我吓唬后马上去做了体检。之后告诉我,没癌症,有糖尿病。但其他朋友告诉我,他偷偷去做了支架,不敢告诉别人……我感慨,人在江湖,许多人病了也不敢告诉亲友啊!

肥胖致高血压、糖尿病是小事。饮食/肥胖致癌的概率与吸烟并列第一位的,都是30%。还有心、脑血管病,肥胖都是主因。癌症、心、脑血管病是当下中国城市居民最高的三大死因。

以上诱发癌症的高危因素里,我觉得还要加上一些以上图表没有提到的重要的致癌因素,比如沮丧、抑郁……等低落的精神状态,以及长期慢性炎症、长期失眠……等等等等。特别是长期低落情绪与慢性炎症,是不亚于烟草与饮食/肥胖的两大致癌因素

还有,年龄因素应该是更重要的致癌因素。以下是2017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

Δ男性50-80岁,癌症的发病率提高4倍

年龄增加身体衰老是最主要的致癌因素(超过吸烟N倍)。一定要总结防癌经验的话,我只有2点:一是避免各种致癌因素;二是对抗衰老,尽可能使身体各种指标变年轻

我的经验,身体变得疲沓时癌胚抗原可能会阳性,而形神年轻癌胚抗原会转阴。所以我说,容貌年轻只是我预防癌症的福利。

防癌初阶:2018年美国癌症研究所发布的防癌十条

2008年开始,我根据以下美国癌症研究所公布的诱发癌症的高危因素与耗散理论推导出防癌生活方式:低热能、均衡营养饮食、运动(有氧与肌肉锻炼)、戒烟限酒、素食限糖、限煎炸油腻、限红肉、防晒……

没想到2018年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联合发布了以下内容,他们说有证据表明,可以预防约40%的癌症。

Δ“防癌十条”原文,可手指放大

当然,这是防癌初阶。但根据我的实践,我认为非常值得推荐。不但可以防治40%癌症,也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

但有些可能是错误的,比如“不要使用添加剂(supplement)”,我当医生时也许也这样认为,现在知道,使用添加剂这种“伪科学”有非常高深的学问。很多疑难杂症,甚至癌症,可能都是身体缺乏某种“添加剂”导致,例子太多了。

我的经验及解释

2018年美国癌症研究所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公布的“生活方式”基本都是“保持容貌年轻”必须遵守的内容。

Δ要特别注意这段话:别碰烟草!别多晒太阳!

注意:这美国的东西有些不太符合中国国情。美国禁烟已经相当成功了,中国却是世界最大的卷烟生产和消费大国,吸烟人数占世界吸烟者总人数的近30%,位居首位。防癌,禁烟在中国才是首要的

还有许多人死于吸二手烟。如果家人有吸烟的,真的很麻烦。

至于日光浴,中国人喜欢白皮肤,很少有这习惯。但紫外线是致癌的重要因素,记住了。

Δ保持健康的体重

1)我的体会:保持体重对40岁以后的人不容易,因为代谢下降。一不小心,体重就哗啦啦上升。还有,一定要注意腰围,内脏的脂肪多了才是真正的肥胖啊。我本人以体脂率低于20%(男性4-6块腹肌,女性马甲线)为标准。

Δ运动

2)运动是一种习惯。也许你开始必须强迫自己,一段时间后,特别是在现实中得到好处后,坚持的可能性会大增。运动防癌的重要性可能与改变人体的兴奋度有关,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了,另文专述。一般情况,我每天跑步6公里。

Δ多吃素食

3)多吃蔬菜、水果。我每天都吃一斤以上。还有全谷物、和豆类的食物。但要注意的,全素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还有,素食食品也有不少高热量的,也容易肥胖。养成清淡口味很重要。

Δ限制“西式快餐”

4)这图标让人想去麦当劳。小孩特别喜欢吃这种东西,并且养成了口味习惯。煎炸的食物不但卡路里高,煎炸淀粉还会产生致癌物。

Δ限制红肉和加工肉

5)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红肉列入2A类致癌物清单,而肉类加工品被列为1类致癌物。但红肉中含有许多身体必须的营养,建议红肉每天不超过70克。加工肉(午餐肉一类的)就不要吃了,可以适量吃鱼。有统计,吃鱼的宗教人群与素食的宗教人群患癌的概率与患癌后5年生存率相当,低于吃红肉的。

Δ限制含糖饮料

6)许多人从小养成了吃甜食的习惯,不容易改啊。从小喜欢吃甜食,长大后患肿瘤的机会更高。

Δ限制饮酒

7)为了预防癌症,最好不要饮酒。虽然饮酒只有致癌因素的3%,但饮酒能协同其它致癌因素,使致癌概率提高。

Δ不要使用添加剂

8)不要使用添加剂(supplement,保健品、营养品等)来预防癌症——通过饮食来满足营养需求。这点对普通人对的,但对于专业人士,未必。我的经验,使用添加剂是防癌中阶

Δ母乳喂养

9)母乳喂养可以防癌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

Δ肿瘤后也这样做

10)得肿瘤后,更要遵循以上这些建议。——我就是这样做的。用7个月时间把自己身上肿瘤消除了。当然,这只是初阶,我的操作还用上了中阶、高阶的。

这防癌12条只能防癌40%

以上的“防癌12条”我2008年已经开始执行了。我遵守的内容要多得多,也具体得多,起码超过100条。我的经验:懂得医学并不比自律更重要

我当医生时管理过晚期肿瘤病房,见过那些死得很痛苦、很难看的病人。自律可能源自恐惧,我见过说自己遵守不了以上规矩的人,知道自己癌症后马上可以遵守了。

回顾本文的第一幅图,吸烟与“饮食/肥胖”是致癌的两大并列第一的高危因素,各占30%。美国多年防癌的成就,就是禁烟成功。使得男性肺癌的发病率大幅下降,但美国女性癌症的发病率并没有太多变化。中国男性50岁后癌症发病率超高,可能与烟草泛滥相关。

在美国,如果要使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再大幅下降,他们得改变饮食结构,还有必要倡议全民减肥。如果成功,以下这些癌症的发病率会相应下降:

超重或肥胖至少是12种癌症的诱因,包括肝癌、卵巢癌、前列腺癌(晚期)、胃(贲门)癌、口咽癌(口、咽、喉)、肠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绝经后,post-menopause)、胆囊癌、肾癌、食道癌(食管腺癌)、胰腺癌和子宫癌(子宫内膜癌)。

而中国,要恢复以前的饮食习惯。

有钱难买老来瘦,如何减肥?

我属于肿瘤高危人群,不得不比大家更努力。应一些同学朋友的要求,一直想写些文字给需要的人看。由于经验太丰富了,起码得写几十篇这种文字。在钟福万同学的鼓动下,写了这一篇。

钟福万同学问:自古有句名言“有钱难买老来瘦”难道是正确的?

我说:这当然。中国的许多老话其实都是对的,《黄帝内经》上都写着呢。但说实在话,劝说别人减肥非常困难。谁都知道好处,谁都不愿意行动。

钟福万同学高兴:我不吸烟,也不肥胖。已经去了60%的致癌高危因素。

注意了,是“饮食/肥胖”占30%,而不是肥胖。比如,我以前每天吃半斤以上牛肉,不怎么吃饭,也不会胖,但这种西式饮食是不对的。香港人获得全球长寿冠军后,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广东人的饮食。饮食结构对防癌非常重要!

还有,上面提到,年龄因素、长期低落情绪、失眠、慢性炎症……都可能是更重要的致癌因素。当然,这些都是中阶、高阶防癌措施了。

▲我54岁时做到的,男性看到腹肌体脂率一般低于15%

查理的五步:先假设你是骗我们的

首先假设对方是骗我们的,

第二,去了解他的信誉,查信源,看评价,网上搜索一下负面新闻。

第三,用我们懂得常识去理解。(查理用多元学科智慧,而我呢就用五维哲学)

第四,如理解不了,就是我们能力范围外的事,排除了。

第五,最后的一步他还要问,我是不是受什么影响而误判了?再用误判心理学过了一遍。是否用了陷阱?这6个是大陷阱:“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短缺”

这五步完成,能骗我们的就很少了。

假新闻案例

网上出现一个新闻:

之洛用英文查信源,就直接忽略了,假新闻。

我们用查理的系统模拟他的思维来过滤一遍。

首先老头是逆反思维,他看到这个新闻就想,你这是在骗我的。

第二,查信源。鉴定发布这新闻的人的品质,打开网页看,来自网易的自媒体,全是不正经的新闻。

第三,他那一套多元学科智慧,可能在这新闻上用不了。

那么第四,就自动排除了,他不懂的事情他看都不看。

然后第五,他用误判心理学再重新过滤一次,我信这个是不是我贪婪呢?是不是我迷信权威呢?是不是我什么什么呢?

我的五步

首先要较真,用逆向思维,假设你这是在骗我。查找信源。

第二,善,他要鉴定人的品质。坏人就忽略了。

第三,美

第四,凡事用多维系统学去理解。如果理解不了,那就是能力范围外的事,自动排除了。

第五,贵,理解价值的产生原理。再用误判心理学再重新过滤一次,是否入了高价陷阱?

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短缺